正当“新和成”蒸蒸日上的时候,谷祖威又遭遇了一系列的困境。先是谷祖威由于厂房压力被迫离开“新和成”,工艺品厂转由集体经营。接着工厂内部出现分裂,“新和成”黯然倒下。由再度辉煌到重新消失,仅仅经过了两年的时间。在此之后,谷祖威一直为其他生产厂家指导技术,使锡镶产销继续了一段时间的繁荣。在对外经贸洽谈会等重要场合,锡镶作为威海的传统技艺代表仍然受到外商的青睐。然而,丢失了正统的传承,却为锡镶的困境埋下了伏笔。
如今,威海本地的锡镶工艺品生产厂只剩下屈指可数的几家,生产规模都不大。原来一些较老的厂家都因为销路不畅先后倒闭。此外,南方的一些省市也有一些小作坊式的厂家仿制锡镶。谷祖威早在1987年就为锡镶技艺申请了国家专利保护,然而从未有一家生产者向他付过专利转让使用费。这些“山寨锡镶”的工艺与传统锡镶有了很大的不同,多是外表华丽,但是仔细看来大多工艺粗陋,很少有老锡镶的厚重典雅。
缺乏必要的知识产权保护和品牌的有效整合,使锡镶的品牌价值大大降低,无法在市场上形成知名度和竞争力。同时,在销售渠道上,威海本地的厂家依然延续了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模式,固守对外市场,没有将锡镶的销售与蓬勃兴起的威海旅游业结合起来。
谷祖威老先生说,近几年来采访他的学者、媒体不下十几家,他一再呼吁威海当地的企业和相关部门加大对锡镶工艺品产销的规范、投入和宣传,可是直到现在收效甚微。“我现在眼睛越来越不好用了,以后自己想做也做不了了……”谷祖威老先生叹息道。
作为威海锡镶技艺传承人的谷祖威,拿出他珍藏百年的锡镶茶壶展示给我们:岁月已经将它当年的光彩化为沉重的沧桑,然而却丝毫不能削弱它古朴的魅力。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曾繁荣一时的威海锡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