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民俗 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威海市新威附路1号陶瓷厂办楼209室
电 话:13013573487
民风民俗 首页 > 人文民俗 > 民风民俗

老辈人记忆中的“大襟袄”“大裆裤”

民间流传着一个笑话:早年间有一户人家,家里特别穷,但夫妻二人都死要面子。他们割了一块猪皮,用碗盛着放在锅台后,每天出门前,两口子就拿起那块猪皮在双唇上擦拭一下,双唇油光发亮,这是做给村人看的,目的是让人羡慕他们家吃得好,有油水。忽一日,他们家的猫把锅台后的那块猪皮叼走了,小孩子看见了,就跑着出去喊他爹:“爹!锅台后的那块猪皮被猫叼走了,我妈叫我告诉你。”男人一听急了,那你还不快叫你妈去追猫!那孩子说:“爹,我妈的裤子被你穿走了。”

这个故事听后让人啼笑皆非。男人穿着老婆的裤子上街,那会是什么样的裤子呢?这就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前农村男女普遍穿着的大裆裤。

大裆裤外形宽大,制作简单且费布料。把一整块布料对折再对折,从没有缝隙的一端下剪,按照个子的高矮,弯刀裁成一个裤腿状,会出现裤腰及两条裤腿形,只要用针线将布中间和一边的布缝缝合,再加接四五寸宽的粗布裤腰,大裆裤就算做成了。

此裤又宽又大,腰不开口,穿时折叠用裤带扎紧。它没有前后裆之分,唯一能让人分得出是男裤还是女裤,得从裤裆处的尿渍分辨。男人的裤子好认,前面有污渍。

现如今的农村,仍有上了年纪的老人穿着这种大裆裤。

大襟袄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北方女人的上衣装束,有夹、棉、皮之分。领呈条状,领口有的设计高耸,钉着盘丝扣,有的设计低矮,像普通的唐装领口那种。一般小襟在右,大襟在左,大襟从左向右覆盖小襟,一直伸到右腋下侧部,然后在右腋下系盘丝扣。盘丝扣缀于大襟边沿,扣门则在小襟与后襟结合处排列。袖筒从腋部至腕部渐呈梯形状。中年妇女的大襟袄布料以亮色的扎染土布最为流行,老太太穿的大襟袄多以条状或灰、蓝、黑色布料为主。刚出生的小孩子也穿大襟红袄,只是襁褓中的孩子穿的大襟袄有讲究,上面有衣饰,后背缝一块长条红布,红布上再缀双钱图案和彩布条,意思是防小孩子长大撒谎。其两臂各缀“福手”图案和彩布条,前胸的大襟上也缝缀着双钱图案和彩布条,这些都是既起到装饰作用,又寓意着孩子长大后大福大贵。

两年前,西庄上有一位穿了一辈子大襟袄的老人去世了,她是我对大襟袄不陌生的唯一见证。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威海端午插艾叶寓意祈福保平安

联系地址:威海市新威附路1号陶瓷厂办楼209室 电话:13013573487
Copyright ©2016 NiPic.com All Rights Reserved威海市环翠区传统文化研究会版权所有 网站制作:威海浩维网络 备案号:鲁ICP备16004820号

鲁公网安备 37100202000224号